解讀:制造業發展穩中向好
今年以來,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市場供求關系進一步改善,新動能不斷增強,制造業經濟繼續保持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1-2月份,規模以上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0%,增速比上年12月份加快0.5個百分點;2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雖受春節因素影響有所回落,但仍為近年同期較高水平,連續24個月保持在擴張區間。
一、制造業在景氣區間穩定運行
PMI是環比數據,受季節因素影響較大。農歷春節是我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通常在1、2月份交替出現,有時會有跨月的情況。今年春節恰在2月中旬,雖然法定假日是7天,但很多地區特別是中小企業一般都在元宵節后才重新開工,因此對2月份的PMI影響較大,中型和小型企業PMI分別下降1.1和3.7個百分點,是制造業PMI回落的主要原因。盡管2月份PMI環比有所回落,但仍為近五年來春節當月的次高點,制造業總體繼續保持在景氣擴張區間。
隨著2月份更多宏觀經濟數據的發布,我國制造業持續擴張的趨勢得到進一步驗證。從生產看,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2%,企業集中在春節前一階段為節日備貨的特點較為明顯,統計的574種主要工業產品中,產量同比增長的占63.8%,較上年12月份提高8.7個百分點,較上年12月份增速加快或降幅收窄的產品占60.5%;從發電量看,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發電量同比增長11.0%,增速比上年12月份加快5.0個百分點;從貨運看,1-2月份,鐵路貨運量同比增長8.8%,上年12月份為下降3.8%;從出口看,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出口交貨值同比增長9.5%,增速比上年12月份加快0.2個百分點。制造業產業鏈、供應鏈繼續保持相對活躍的態勢。
二、新動能引領制造業發展提升
今年以來,制造業大型企業總體運行平穩,且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繼續推進,創新驅動戰略深入實施,創新引領作用不斷強化,推動制造業經濟向高質量發展邁進。1-2月份高技術產業和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1.9%和8.4%,增速比規模以上工業快4.7和1.2個百分點。同時,PMI調查結果顯示,2月份高技術制造業和裝備制造業新訂單指數為56.7%和52.6%,分別高于上月3.1和1.6個百分點。其中高技術制造業新出口訂單指數為53.2%,高于上月0.7個百分點,與上年均值持平,國內外市場需求保持較快增長。另外,制造業投資中新動能投資增長較快,1-2月份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速為11.3%,快于全部投資3.4個百分點,為先進產能注入了新的動力,也將進一步激發制造業經濟發展的新活力。
在加快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政策措施的大力推動下,制造業企業加大技改投入,優化產業結構,提升供給質量,企業生產經營狀況逐步改善。1-2月份鋼鐵、有色等傳統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速均高于上年同期;從PMI調查結果看,1、2月份鋼鐵、有色等行業的采購量指數均高于上年同期,企業加大原材料采購力度,積極備產。
三、制造業企業市場信心持續增強
近年來,國家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實減稅降費,著力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制造業投資和市場環境得到改善,市場信心繼續增強。從企業反映的情況看,2月份,反映資金緊張和市場需求不足的企業比重為38.5%和36.1%,分別比上年同期回落1.2和5.4個百分點,且分別低于上年均值1.9和3.3個百分點,其中反映資金緊張的企業比重已連續7個月下降,表明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有力地促進了實體經濟健康發展。從市場預期看,2月份,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為58.2%,比上月上升1.4個百分點,其中食品及酒飲料精制茶制造業、醫藥制造業、通用設備制造業、電氣機械器材制造業等行業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均位于60.0%以上的高位景氣區間。
另外,調查中企業普遍反映,隨著春節影響因素的消退,企業正在逐步加快生產,并對近期市場發展繼續保持樂觀態度,制造業有望延續穩步擴張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