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屆中國企業改革發展峰會人力資源管理專題研討會在京舉行
2月22日,由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下稱“中企研”)、中國國際技術智力合作集團有限公司主辦,中智管理咨詢有限公司承辦的第八屆中國企業改革發展峰會人力資源管理專題研討會在京舉行。
研討會以《人才為基 數字賦能》為主題,由中企研人力資源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中智管理咨詢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周晶主持。中國國際技術智力合作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卜玉龍,中企研副會長、國務院國資委離退休干部管理局原局長范建林,中企研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委員會首席專家、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原院長王通訊,北京市社會科學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楊偉國,清華大學金融科技研究院金融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周道許,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管理實踐教授謝克海,中國人民大學吳玉章講席教授、博士生導師蘇中興等出席了研討會。
“千秋大業人才為本。人才管理與數字化發展的深度融合是當前我們共同面臨的重大課題。”結合國家戰略要求和中企研的服務理念,范建林在致辭中提出了三個方面的思考與認識:一是人才核心,筑就國力;二是數字轉型,提升效能;三是合作共贏,共促發展。
范建林表示,中企研人力資源專委會將在國務院國資委和中企研的領導下,服務新時代企業人才隊伍建設,通過開展前瞻性研究,辦好品牌年會、抓好專項培訓、標準編制認證、搭建合作平臺等方式促進政府、企業、高校、科研機構等各方面的合作與交流,匯聚人才建設合力。
在主旨發言環節,王通訊提出了應對AI沖擊下職業生涯的對策,包括讓自己多元化、做個“紫領”人才、尋找自己的職業群、提前掌握人工智能技術、對舊有工作“實行切片”等。
楊偉國表示,人工智能是一種需要重新思考流程的技術。企業需要將工作流程分解成一項項工作任務,人工智能通過工具開發實施這些任務。人工智能工具涉及的單位不是工作、職業和策略,而是“工作任務”。
在主題演講環節,謝克海提出,人力資源數智化是必然趨勢,算法背后是基于先進理念、多維實踐、慘痛教訓、深刻洞察下,基于長時間、規?;^察與研究而得出的精準公式。
蘇中興表示,AI時代,企業可以從加強 AI 技術投入與應用、強化數據治理、構建敏捷組織架構、吸引和培養AI人才等方面提升競爭力。在AI時代培養人才,企業需從六方面發力:一是重構能力素質模型,人才選拔、使用和培訓標準要相應變化;二是加大對全員AI應用能力的培訓;三是培養兼通AI應用和業務場景的人才;四是分析戰略層、職能層、作業層人員的需求變化;五是管理重在行動;六是給年輕人更多的創新空間。
金蝶中國央企大客戶事業部人力解決方案總經理朱云樂表示,AI在極大程度上把領導的決策拆成兩部分,一是預測,二是判斷,讓AI做預測,把判斷交給領導和專家做,這是人工智能形成的巨大沖擊。
中智管理咨詢有限公司高級合伙人、數字化事業部總經理龐麗敏表示,Deep Seek的橫空出世,刷新了行業里每個人對新技術革命的認知。新技術的發展對企業人才隊伍的建設速度、創新人才戰略引領的能力、組織對人才管理的能力等各方面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
在圓桌討論環節,周道許提出,面對人工智能的飛速發展,金融行業人才結構性短缺問題凸顯,需優化組織結構,通過產學研聯動構建人才體系,培養結合金融、科技、數據于一體的多維度人才,建立終生學習體系。
永卓控股有限公司副總裁吳睿表示,永卓控股始終堅持風險第一、利潤第二、規模第三,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提倡組織的靈活流動。
中國中化氯堿事業部人力資源部副總經理張佳添表示,中國中化始終把AI和數字化轉型作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在人力資源領域通過數字化轉型不斷提高運用人工智能的水平。
中國電信天翼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研究院高級總監侯金鑫介紹了翼支付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發展方向:一是支付科技,未來翼支付將在大數據、AI領域加大投入,智慧監管是重點;二是成立大數據AI研究院,對基礎平臺和大數據研發平臺團隊進行整合。
本次研討會還舉行了中企研人力資源專委會委員和專家聘任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