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網站!
Hi!我是小鯨
cattle
鯨牛小助手
“四維融合”新機制構建科創型國企黨業同頻共振新生態
時間:2025-09-05 來源:企業觀察網
字體大小:[ ]
分享:

在創新驅動發展、科技自立自強成為時代強音的背景下,國有科創型企業肩負著攻克關鍵核心技術、引領產業升級的重要任務。如何將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企業的創新優勢、發展優勢,是新時代國企改革發展的重要課題。

近年來,杭州市國資委以“治理融通、人才融聚、攻堅融力、機制融效”等“四維融合”機制為軸,系統構建科創型國有企業黨建與業務同頻共振新生態,不斷激發企業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治理融通:鑄強科創“主心骨”,校準創新航向

突出戰略導向。充分發揮國有企業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領導作用,以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為導向,推動市屬科創型國企聚焦核心技術攻關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系統開展技術布局與創新研究,確保科技創新始終與國家發展戰略同向同行。強化黨組織在頂層設計中的主導作用,結合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由黨委牽頭研究制定國企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實施方案,科學謀劃打造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服務全市產業布局的使命目標和重點任務。

優化治理體系。全面落實“黨建入章”要求,切實強化黨組織在企業治理結構中的法定地位。指導企業將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重大研發項目立項、核心技術攻關方案、重大科技人才引進與激勵政策等事項納入黨組織前置研究討論重大經營管理事項清單并動態更新,充分發揮黨組織在科技創新方向把控、風險研判、資源統籌上的把關定向作用。

強化決策支撐。大力推行“雙向進入、交叉任職”領導體制,指導企業優化黨委班子和董事會、經理層成員配置,確保懂科技、懂管理的黨委委員進入董事會、經理層,使黨的主張在關鍵決策中得到體現。積極探索“黨委書記(副書記)兼任技術委員會主任(副主任)、黨委班子成員進入技術常委會”的領導體制,確保黨組織在科技創新重大決策、重要人事安排中“說得上話、做得了主、把得準舵”。

杭氧集團黨委在重大項目安裝現場成立臨時黨支部。圖為杭氧最大的空分項目--內蒙古寶豐空分項目現場成立臨時黨支部

人才融聚:鍛造硬核“生力軍”,激活創新源泉

實施“政治吸納+精準引育”人才工程。創新引才聚智模式,指導企業綜合運用“百萬年薪聘英才”等市場化手段,精準引進掌握核心技術、能解決“卡脖子”難題的“高精尖缺”人才及團隊。構建階梯式培育體系,推廣“青年科技人才計劃”“師帶徒”等模式,依托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技能大師工作室等載體,強化青年科技人才和技能人才培養。在發展黨員指標上對高知人才進行傾向性安排,鼓勵在重大項目、關鍵崗位、創新一線發展黨員。截至2024年底,市屬國企中具有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稱黨員占比30.1%,本科以上學歷黨員占比72.6%。

打造“黨建引領+項目支部”戰斗堡壘。優化基層組織設置,推動企業適應研發項目制、跨部門協作等特點,探索在重大科技攻關項目組、核心技術研發團隊、創新孵化平臺等建立黨組織。鼓勵企業組建技術創新培育組、產業孵化中心等多層次創新組織,明確黨組織統籌協調、服務保障等職能。大力推廣“黨建+技術研討”“黨建+項目攻堅”等模式,將前沿技術學習、技術難題分析等內容融入組織生活,推動凝聚創新共識、解決實際問題。

創新“思政鑄魂+技能提升”教育模式。深入開展“弘揚愛國奮斗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等活動,增強科技人才服務國家戰略的使命感和責任感。豐富教育培訓載體,指導企業開展實踐體驗課、技術黨課、云端培訓課,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形勢政策教育與前沿科技知識、專業技能培訓深度融合,提升人才綜合素養。

攻堅融力:搭建協同“大平臺”,突破技術壁壘

搭建“黨建聯建、多方協同”創新平臺。廣泛推動產業鏈、服務鏈、創新鏈黨建聯建,聚焦發展新質生產力與杭州產業布局方向,圍繞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低空經濟等細分賽道,著力打造“實創匯·專精特新”等黨建品牌。支持市屬國企深化與高校、科研院所等創新主體合作,通過共建研究院、聯合實驗室、創新聯合體等形式,推動技術協同攻關、人才聯合培養與資源共享。截至目前,累計建設各類科研與人才創新平臺70余個,其中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0個。

建立“揭榜掛帥、克難攻堅”項目機制。指導企業健全“揭榜掛帥”“賽馬”等機制,聚焦“卡脖子”技術和重大戰略任務,面向內外部張榜招賢。組建黨員責任區、示范崗、突擊隊、服務隊,大力推行黨建引領克難攻堅行動,2024年累計實施黨組織書記“領辦項目”、班子成員“攻關項目”、基層黨支部“創新項目”、黨員干部“實事項目”5265個,解決難題1159個。

營造“崇尚創新、見賢思齊”文化氛圍。指導企業定期舉辦“科技大會”等活動,對重大創新成果、杰出科技人才及團隊進行表彰獎勵。持續開展“職工經濟技術創新”“創新文化我來說”“月月有競賽”等技術比武和群眾性創新活動,選樹“科創先鋒”“國企工匠”,激發全員創新熱情。建立“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盡職免責機制,營造敢闖敢試的創新氛圍。

杭實集團“實創匯·專精特新”黨建聯建成員單位進行科技項目簽約

機制融效:揮動考核“指揮棒”,釋放內生動能

構建融合型評價體系。將研發投入指標納入考核體系,針對不同功能定位企業,“一企一策”差異化設置研發經費投入強度、研發經費投入增幅等核心指標。在考核中將企業研發經費投入增量部分按一定比例視同利潤,并將比例從2023年的100%提升至2025年的150%。鼓勵企業加大研發經費投入,推動重點制造與創新類國企研發投入年均增幅高于全市平均3個百分點以上。將黨建考核與創新指標掛鉤,將研發投入強度、專利轉化率等納入黨建考核,將黨員牽頭項目數作為支部評優核心指標。

強化多元化精準激勵。積極支持企業實施股權激勵、項目收益分紅、崗位分紅等中長期激勵措施,重點向核心科研人員和關鍵技術人員傾斜。探索工資總額提級管理等機制,賦予企業在高端人才引進、核心團隊激勵等更大自主權,有效激發創新主體活力。對承擔重大科技專項、核心技術攻關任務的企業,根據完成情況給予專項獎勵,激發企業科技創新積極性。

完善服務型保障機制。加大先進典型選樹力度,積極選推優秀科研人員和團隊參評“兩優一先”、工人先鋒號、青年文明號、巾幗文明崗、杭州市道德模范、杭州好人等榮譽稱號。大力宣傳先進典型優秀事跡,講好黨建賦能科技創新的生動故事,營造尊重人才、崇尚創新的濃厚氛圍。強化國資委服務職能,在政策咨詢、資源對接、協調解決共性難題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當好融合發展的服務員。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過時了嗎?

為了得到我們網站最好的體驗效果,我們建議您升級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選擇另一個web瀏覽器.一個列表最流行的web瀏覽器在下面可以找到.